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每日签到
  • 34133阅读
  • 341回复

金花の收藏~【明信片】
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0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【香港总督】
香港总督(简称港督,尊称督宪或督宪阁下),是香港英国殖民地时期(1842年-1997年),由英国派驻香港的英王代表,共历28任。二战期间的日治时期(1941年─1945年)另有3任总督,皆为日本人,简称“香督”。
早期总督都是由英国殖民地部(后称「外交及联邦事务部」)的官员出任,1971年以后总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(麦理浩勳爵是第一位);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则是政治家,曾任英国保守党主席

[ 此帖被美少妇在27-06-2011 22:18重新编辑 ]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1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一任总督:砵甸乍爵士,Bt,GCB(Sir Henry Pottinger[1],1789年10月3日-1856年3月18日),清廷译作璞鼎查,英国军人及殖民地官员,1843年成为首任香港总督。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2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二任总督:戴维斯爵士,Bt,KCB,FRS(Sir John Francis Davis[1],1795年7月16日-1890年11月13日),又译爹核士、德庇时和大卫斯等。英国汉学家,早年前往中国,曾经担任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大班以及英国政府驻华商务总监。于1844年接替砵甸乍出任第二任香港总督,惟任内首度徵税,税捐过重引致大失人心,而于1848年黯然去职。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3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三任总督:文咸爵士,Bt,KCB(Sir Samuel George Bonham,1803年9月7日-1863年10月8日),又译般咸、般含、文翰或濮亨,英国东印度公司及殖民地官员,1836年至1843年出任第四任海峡殖民地总督,后于1848年至1854年出任第三任香港总督,并兼任驻华全权公使及驻华商务总监等职。
不同前两任港督,文咸在任时声望良好,亦平息了香港居民对政府的不满。文咸在任港督期间为定例局首次引入非官守议员的议席,又成功紧缩开支,以及争取使香港地契由75年延长至999年。另一方面,文咸任内亦曾多番与清廷两广总督徐广缙交涉,要求准许英商践约进入广州城,但最后没有下文。文咸曾于1853年访问南京与太平天国领袖展开会谈,会谈的不快促使英国对太平天国採取中立的态度。
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4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四任总督:宝宁(英语:John Bowring,国际音标:/ʤɒn ˈbaʊəɹɪŋ/,1792年10月17日-1872年11月23日),又译宝灵、包令,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4任港督。现在香港油麻地的宝灵街以及昔日的宝灵顿运河(即现时的坚拿道所处位置),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。
宝宁早年在艾希特的商会工作。在1829年于格罗宁根获法学博士学位。1835年至1837年在克莱德市选举中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。议会上,主张英国银币十进制。1849年曾创办公司,可惜营商不得法,所以重回政坛。1849年来华任英国驻广州领事,学会广州话。1852年到香港任代理商务总监。1854年4月升任为港督、兼任驻港英军陆军司令、海军中将及对华全权代表及商务监督。
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5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五任总督:夏乔士•乔治•罗伯特•罗便臣,第一代罗士敏男爵,GCMG,PC(Hercules George Robert Robinson, 1st Baron Rosmead,1824年12月19日-1897年10月28日),早年称罗便臣爵士,1897年晋封世袭男爵后,改以罗士敏勳爵(Lord Rosmead,又译乐善美勳爵)为通称,并为后世所广泛採用。罗士敏是一位英国资深殖民地总督,最初在军队服役,后来改于爱尔兰地方政府工作,在当地爆发飢荒期间表现突出,从而受到重视,并获派到西印度的殖民地政府工作。在1859年,时年仅三十五岁的罗士敏获委为第五任香港总督,成为香港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督。任内,他对政府进行大幅整顿,而且还作出不少革新,包括发行货币、邮票和兴修水塘、港口,使香港的根基得到稳固确立,为日后的发展作好准备。
罗士敏勳爵的工作得到英廷肯定,使他在此后得以在锡兰、澳洲新南威尔斯和南非开普殖民地等地继续担任总督。在新南威尔斯供职期间,他的亲民作风颇得民众欢迎,但却曾与当地的责任政府出现磨擦。罗士敏晚年任开普殖民地总督,任内由于成功与特兰斯瓦波尔人展开谈判而颇获加许;惟后来他又协助当地政坛巨头塞西尔•罗德斯的殖民主义扩张计划,结果在英国引起一定的争议。
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6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六任总督:麦当奴(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[1],1814年9月3日-1881年2月5日),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六任港督。现在香港岛半山区的麦当奴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7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七任总督:堅尼地(Arthur Edward Kennedy[1],1809年4月5日-1883年6月3日),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7任港督。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8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八任总督:轩尼诗爵士(Sir John Pope Hennessy[1],1834年4月5日-1891年6月3日,又译轩尼斯)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8任香港总督。现在香港岛湾仔区的轩尼诗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。
轩尼诗于1877年4月2日就任港督,在任期间,意识到华人对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,当时在港的华人被分为次等公民,有见及此,轩尼诗废除了禁止华人在中环购买土地、建造楼宇及经营业务的法令,使得中环地区开始急剧发展、一如以往他在外地当首长的做法,把笞刑刑具九尾鞭的死结解除。此外,轩尼诗准许香港华人归化英籍,成为英国公民,并于1880年委任伍廷芳出任定例局(立法局、立法会的前身)首位华人议员并打破自1842年以来华人不准参政的局面。由于任内大大提升华人的地位和开明,使英人不满,更被英商向伦敦反映,最后连他命名的道路也要离任后一段很长的时间才出现。
除了华人在香港的地位提高之外,轩尼诗在筹组保护良家女的保良局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此外,他还对香港的刑罚制度作出改革,包括减少笞刑,不过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部大臣卡纳芬伯爵认为,如果对中国某些阶级的罪犯停止笞刑,将吸引广东的犯罪分子纷纷前来香港。
在教育政策上,轩尼诗主张英语教学,包括把当时的中央书院原来各四小时的中英文教学制度,改为五小时英文教学、二小时半中文教学,同时又把英语列为必修课。在1895年起,规定新设立的学校若不以英语为教学媒介,便不能获得政府资助。

级别: 总版主

只看该作者 279  发表于: 2011-06-27
第九任总督:宝云(George Ferguson Bowen,1821年11月2日-1899年2月21日),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9任港督。现在香港岛湾仔区的宝云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。
宝云出生于爱尔兰,1844年得牛津大学学士,1847年得硕士,之后任科孚大学校长4年。1854年当希腊爱奥利亚岛之最高行政官。1875年得牛津大学荣誉民法学博士学位。
宝云善写散文、游记、政治论文及传记,着作有《三十年的殖民政府》(Thirty Years of Colonial Government).
内事件1884年 宝云改组香港立法局,黄胜当上香港第二位华人立法局议员。
皇仁书院建筑项目完工
1884年 中法战争
香港天文台之修建
铜锣湾避风塘建筑工程
大潭水塘之兴建
香港电灯有限公司之成立

描述
快速回复

您目前还是游客,请 登录注册